俄乌冲突打醒美国要加速换卡车炮,不行
谁都没想到,在全世界鼓吹“现代化战争”几十年后,俄乌冲突打到现在,双方“唱主角”的竟然仍是“古老”的炮兵,果然“现代战争是炮战”!
而俄军现在的打法也和二战没啥两样——依靠大规模的炮火在卢甘斯克、顿涅茨克前线持续轰击乌克兰军队。唯一创新的是,俄军利用无人机引导己方火炮,对乌军机动性差的牵引。这一战术十分凑效,美国援助的M榴弹炮因为缺乏机动性,被俄军反炮兵火力接连摧毁。这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后果:美军坚定了换装高机动火炮的决心,比如类似法国“凯撒”的卡车炮。
目前美国已经向乌克兰转让了门M型毫米火炮以及大约26万发炮弹,并且美国最新的援助计划中还包括18门M型毫米榴弹炮和3.6万发毫米弹药,以及18辆用于拖曳榴弹炮的战术车辆。此外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也向乌克兰提供了少量M牵引榴弹炮。可以说这些大口径榴弹炮一开始的确帮助乌军稳住了颓势,甚至还利用这些远程火炮打出了几波“反攻”小高潮,一度让乌克兰高层欣喜不已。但好景不长,在俄军逐渐熟悉乌军新武器的性能和战术后,M开始屡屡被摧毁。这是因为乌军的M射击后,需要重新收拢炮身并挂载到拖曳车上后才能转移,所以在俄军迅速的反炮兵火力打击下,不少M根本没机会离开阵地。
而相较于美国提供的牵引榴弹炮,法国提供的“凯撒”卡车炮和波兰提“蟹”式自行榴弹炮,在拥有与M相同的毫米火炮威力的同时,还具备很强的机动性,可以在行进中接收并装定打击目标信息,并在短暂停车后立即发起攻击和迅速转移,大幅降低了自身遭受反炮兵打击的概率。
有鉴于此,美国陆军将采购车载榴弹炮列为了优先考虑事项,因为作为美国陆军“军改标杆”的“斯崔克战斗队”,一直都饱受轻量化火力不足的困扰。受装甲车平台本身的限制,每个“斯崔克战斗队”的高机动重火力,只能依靠M机动炮车的毫米“小炮”对付,如果需要更大口径的火炮支援,就只能配备机动性拖后腿的M了。为此美国陆军考察了几个外国高机动火炮系统,比如法国的“凯撒”毫米卡车炮、英国“弓箭手”自行火炮等。
不过,虽然美国陆军在年就宣布,将用毫米机动榴弹炮取代现有的毫米和毫米牵引榴弹炮,但美国自己除了在年展出了一门实验性质的卡车炮外,到现在3年多仍旧没有进展。据说美国陆军发现法国“凯撒”卡车炮在乌克兰广受好评后,似乎也动了直接采购的心思——毕竟以美国陆军近几十年开发新型重武器的经验教训看,自己开发就是浪费时间和金钱,远不如直接采购成品划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1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