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局势迎来新变化,乌克兰弹药库见底,俄
上周早些时候,乌国防部长列兹尼科夫预测,俄军最快将于2月24日,也就是俄乌冲突一周年之际发动大规模军事行动。
英国《金融时报》也在近日的报道中称,预计俄军将在未来10天内发动大规模反攻。
《金融时报》还称,俄军可能会优先对克列缅纳亚和利曼等地发动打击。而负责进攻的将是海陆空的精锐部队。
对于乌军而言,如果俄军果真在近期发动大规模进攻,能否顶得住是一个问题。而一个更大的问题在于,乌军的弹药库已经在告急了。
这不是我说,而是乌克兰官员自己说的。
当地时间2月10日,乌总统办公室副主任若夫克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乌克兰军队的弹药几乎快要打光了,乌克兰现在非常需要弹药和包括远程火炮、坦克、战斗机在内的重型武器。
若夫克瓦还称,他希望西方的军事援助越多越好、越快越好。
由于当天采访若夫克瓦是美国媒体,他在接受采访时可能会采取夸大的方式,通过“卖惨”来呼吁西方向乌提供更多弹药和武器装备。
不过,乌军弹药紧缺,特别是重型武器弹药的匮乏也是事实。
虽然美西方向乌克兰提供了海量军事援助,但对于俄乌冲突恐怖的弹药消耗量来说,依然是不够的。更不要说,西方真正送到乌军手中的武器装备的数量,还要再打个折扣。
事实上,在向乌克兰提供弹药的问题上,西方正陷入困境。这还不是西方不给,而是西方真的没这个能力。
在冷战结束后到俄乌冲突前的这段时间里,各国都相信欧洲大陆不会再爆发一场大规模持久性战争,就连欧洲人自己都这么认为。所以大多数北约成员国的库存炮弹数量,最多也就够维持一个月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战争打到现在这个份上,大多数北约成员国拿不出更多的武器弹药援助给乌克兰,就连美国都将自己存储在以色列和韩国的炮弹拿去送给乌克兰。
而乌克兰一方面没有能力生产毫米等大口径炮弹的能力,另一方面,乌军军工厂在俄军不间断地精确打击中损失惨重。
而反观俄罗斯,虽然普京没有宣布国家进入“战时状态”,但俄罗斯已经在实际意义上开动了国家机器投入军工生产。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在著名的乌拉尔坦克制造厂,每天都有数十辆崭新出厂的坦克停和装甲车辆停放在厂房外的空地上,然后被火车拉往前线。
在战争续航能力上,乌克兰与俄罗斯有天壤之别。美西方不可能为了一个乌克兰,全力开动国家机器制造更多的弹药和武器装备,至多只是象征性的意思一下。
在俄乌冲突这场拉锯战中,如果有一方先耗尽弹药,胜负将就立即决出。这是非常显而易见的道理。
俄副外长韦尔希宁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乌克兰弹药告急之际,俄罗斯方面再度释放出谈判信号。
2月11日,俄副外长韦尔希宁表示,所有的军事行动都是以谈判结束的,俄方现在已经准备好与乌克兰进行无条件谈判。
请注意,是无条件谈判,这个词是在之前俄方的表述中从未出现过的。应该说,韦尔希宁这番表态,是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俄方最有诚意的谈判邀请。
当然,既然是谈判,怎么可能会没有条件?所以韦尔希宁还补了一句,他说,谈判必须要建立在现实情况之上。
虽然只有短短一句话,但其中的予以不可谓不深,包含的信息量更是海量。
现在,就看泽连斯基如何回应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8589.html